市成协2011年年会浦东成协交流材料
作者: 发布日期:2012-03-14 查看次数:4579 次
用情用心 认真做好成教协会工作
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协会秘书长 张萍
我参加成教协会工作已是第18个年头,今天非常感谢市成协提供这次机会,让我有幸与各位分享我从事成教协会工作的体会,尤其是担任专职秘书长工作的亲身感受,不当之处请各位前辈和同行朋友指正。
多年来,我们浦东成教协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协商、协调、协作的工作机制,在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认真实施委托项目,不断培养创新力;努力为会员和社会服务,不断增强凝聚力;切实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作为一个专职的成教协会工作者,尤其是主持协会日常工作的秘书长,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成教协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在集聚成教资源、为广大成教机构和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沟通政府与成教机构之间以及机构与社会之间的渠道、承担政府委托的部分职能等方面,有着广阔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是我们如何应对。
我们成教协会秘书处是协会的一个日常办事机构,也是协会的一个服务窗口,承担着协会正常运作的责任。而我作为秘书长,则担负着在理事会领导下带领秘书处团队组织落实协会各项工作的责任。在我的工作职责中就包括组织实施协会工作计划、组织落实理事会决定的事项、组织安排各种会议、沟通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业务指导机构的关系、协调秘书处内部以及协会各工作委员会的关系、定期向理事会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工作、全面负责民非教育管理各项委托工作的实施、全面负责网站建设及信息管理等十多项内容。
首先,我感到做好协会工作,需要我们充满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
不少协会工作的同行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协会的工作可多可少,想找事做做不完,不找事做也能过。但我们还是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做协会的工作,因为我们把这当作一项事业,一种职业。在过去的工作中,正是凭借着这种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我和我的同事们策划组织的协会多项活动,成为了浦东建区以来的“第一次”,有些工作也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
比如:我们协会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了浦东成人教育网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为了使网站更好地成为浦东成人教育的管理平台、展示舞台和服务窗口,从网站的设计定位、宣传推广到培训队伍、完善功能,我与同事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与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测试,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民非教育机构网上动态信息系统;率先实现了全区培训机构信息一网共享。目前网站设计运行的“网上业务受理”、“学校信息库”、“浦东成教新闻”、“学校介绍”等,不仅为管理工作创设了规范、公开、简便、高效的工作环境,更为广大成教机构提供了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尤其是成教网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效,获得了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建设项目评估组专家的一致肯定,在连续两年的新区各类教育网站建设评估中都名列前茅。
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寒流,为引导民非教育机构总结经验、明确目标、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我和民非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校长们积极策划组织了“服务社会,发展自己”——浦东新区民非教育机构校长论坛。为了使论坛真正成为校长管理理念、管理经验的一次交流,以及对民非教育机构发展途径、能力建设的一次探索,我不辞辛劳,登门拜访每一位访谈嘉宾,学习取经,确定访谈主题。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论坛以其形式新颖、内容实用引起很大反响,获得校长们的一致好评。
此外,我感到协会工作的宗旨就是做好服务工作,为政府服务、为广大会员服务,为社会服务。所以,做好协会工作,还需要我们付出真心和细心。
作为协会秘书长,在工作中需要与有关部门和各类机构、人员打交道,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以诚相待、真心服务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平时工作中遇到问题,我会主动与会长、相关副会长、副秘书长沟通协商,争取支持。我也比较注意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为协会工作委员会活动牵线搭桥、策划协调,并积极主动地与教育行政部门、民政社团管理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沟通联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城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与民非教育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共享资源,共谋发展”联谊会,成教协会与新区老干部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的“老少同乐”系列活动、与新区社工协会和浦东市民中心联合组织的“迎世博情景英语竞赛”、与浦东文化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民办艺校专场演出”等活动,以及与人保部门联手实现的浦东新区培训机构信息一网共享等,都是我们积极沟通协调的成果。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成教协会虽热是一个松散型的社会组织,但其工作却不能完全采用粗放型管理,而是需要精心细心的管理。我和协会秘书处的同事们,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秘书处工作规程和岗位职责,使秘书处工作职责分明,有章可循。在组织协会的各种会议、活动中,以及开展协会的各项工作中,我和秘书处团队的同事们都会比较注意工作细节,因为我们清楚,细节到位往往会事半功倍,反之往往会前功尽弃。
我们协会承担的民非教育委托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规性很强的工作,尽管人手少、工作量大,但我们还是制定和修订了各项工作制度和规程,确保在接待咨询、受理材料、现场走访等工作细节方面的规范操作。又如:我们经常会通过浦东成教网设立的短信平台,向会员单位和学校发出工作通知、友情提醒、节日问候,既保证了信息畅通,又增进了协会与学校之间的情感沟通。
第三,我感到要做好协会工作,作为秘书长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更需要有全局意识,重视发挥团队的作用。
我在完成大量日常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先后参与的课题研究有《关于创建学习化社区的研究》、《21世纪初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的分课题《浦东新区社区教育评价机制的研究》、《上海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规范化管理与对策研究》(市教委2010年研究项目),《民办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策略的设计和实践》(浦东新区2010年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等,主持完成了包括《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评估指标》(试行)和《浦东新区社区学校评估指标》(试行)在内的《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评估方案》(试行)、《关于民非教育管理事务网上受理系统的应用》、《关于民办非学历院校办学行为动态监测现状的调研报告》等。我感到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帮助自己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思考发展策略。
“创新、务实、协作、进取”是我们秘书处倡导的工作精神。我十分赞赏通用汽车公司的一句企业口号:每一个环节很重要,每一位员工很重要。在我们秘书处团队中,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身份之分。我们不定期召开的秘书长会议,会及时通报协会工作情况,交流各秘书长分工联络的工作委员会动态,还会对协会工作计划、活动组织、工作总结等进行充分的协商讨论,形成书面意见后提交理事会审议。我们定期召开的秘书处办公会议,则会通报交流各人工作情况,商讨阶段工作安排,大家会充分发表意见,建言献策,明确分工和时间节点。正是由于这个团队的共同努力,确保了我们协会工作的正常运行。
我的任期还在继续,我将继续用情用心为我们共同热爱的事业而努力。